本报讯 “郑州负离子含量217个、气温36℃、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0.115毫克……”“三门峡负离子含量305个、气温34.1℃、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0.093毫克……”“甘山负离子含量4064个、气温25.3℃、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0.031毫克……”近日,省政府在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林业生态效益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的郑州、三门峡、陕县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印证着近年来陕县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
自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以来,陕县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了水土保持林、生物质能源林、生态廊道网络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和城郊大环境绿化、高阳山绿化、甘棠公园绿化等一批植树造林及绿化工程,累计完成植树造林51.49万亩,全县林地总面积达151.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48%,活立木积蓄量达199.59万立方米。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不仅提高了陕县乃至三门峡的空气质量,减少了地表水的蒸发,而且实现了林业拦洪蓄水、削洪减灾、补给河水、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让一个蓝天碧水、生态宜居的陕县呈现在人们面前。
为促进林业健康发展,陕县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林业产业,以果品加工、中药材种植和森林食品加工等为主的林产品产业链不断拉长,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森林旅游长足发展。同时,速生林以及经济林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刺槐、泡桐、楸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20万亩,打造了“陕源石榴”“二仙坡苹果”“陕州桃王”“陕州红梨”等果品知名品牌。
为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陕县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该县明晰林权126.01万亩,明晰产权率98.16%。通过“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陕县林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县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林地总规模达26.15万亩,年产值3.17亿元。(王绍刚 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