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灵宝市牢牢抓住国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立足本地蕴藏丰富的文化资源,实施开发地域文化的重大举措,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开发,为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在促进经济文化共同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三大文化产业龙头建设初见雏形。一是以函谷关文化产业园为龙头,以弘扬道教文化、军事文化为宗旨,着力打造函谷关景区这一龙头文化工程,累计投资2.3亿元,建成了道德天书、老子圣像、道岛、德岛、太极湖等人文景观。二是以锦绣华夏生态文化园建设为龙头,该项目计划投资3亿至5亿元,围绕中国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休闲文化、养生文化等建成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目前,该项目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三是以黄帝铸鼎原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龙头,打造黄帝铸鼎原、西坡遗址、小秦岭山地生态旅游、荆山旅游、小寨河生态农业观光、南阳平寨子、黄金工业旅游等七大板块。该项目总投资3.6亿元,规划建成后年接待游客69.6万人次,旅游收入3.15亿元。
——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为使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兴起,该市近年来加大了投资力度。目前,娘娘山旅游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总投资2.2亿元,在景区内进一步完善“激情大闯关”、野外对战训练等一批娱乐休闲设施;亚武山景区开发项目已与三门峡金帝置业公司签订协议,计划投资3.2亿元,用5年时间对景区进行全面开发经营;省级特色文化产业镇朱阳镇以红色旅游为主攻目标,着力打造革命老区文化名镇,加大了对佛山、冠云山等生态景观开发力度,并致力于特色虢州砚的研发生产;省级特色文化产业村故县镇河西村围绕“王莽撵刘秀的传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文章,深入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汉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尹庄镇以民间剪纸为主打品牌,鼓励支持当地知名艺人引领创办剪纸民俗产业,通过举办培训班、技能比赛等形式,带动了周边民间艺人从事民俗产品的制作和外销,为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新兴文化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灵宝市文化产业涉及广播影视、文化娱乐、餐饮休闲、养生保健、生态观光、技艺传承、美术加工、装裱印刷等,年产值2.2亿元,其中广播影视发展迅猛。目前,该市水丽坊影视公司投资1100万元拍摄的电影《老子出关》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批,计划8月开拍。中央电视台先后在灵宝市拍摄制作了《探索发现之黄帝大猜想》《黄河启示录》《逝去的远古文明》,以及河南卫视摄制的《河之南》等系列专题片,大力宣传黄帝文化和老子文化,进一步提升了灵宝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该市还与郑州小樱桃卡通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52集大型电视动画片《老子列传》,故县镇河西村投资拍摄了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的电视剧《太阳照在枣香河上》,与河南大象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了《函谷关》电影,这些都扩大了函谷关和道教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