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径”看好人民的“钱袋子”
发布日期:2013-05-02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对预决算的审查监督,为人民看好“钱袋子”,是摆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面前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蛋糕越做越大。如何加强财政监管,把财政蛋糕管好、分好,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当家理财的殷切期盼,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立透明财政、法治财政的具体要求。
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往往是只求和气,不动真格;只审表面,不探里层;只晃虚枪,不碰实质,导致人大审查监督失之于软、失之于浅、失之于窄。平时对预决算的审查监督,也往往只限于公共预算,对其他预算往往很少涉及。而完整意义上的预算,应该是包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四个预算在内的复式预算体系。在这四个预算中,与公共预算相比,其他三个预算只是形式不同,本质没有差异,都是百姓的血汗钱,都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对财政部门来讲,应按照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把预算的全部内容完完整整公布于众,让百姓清楚收支多少,来自哪里,流向何方,效益如何等等;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讲,不仅要进一步强化对公共预算的监督,坚持“横到边纵到底”,准确理解预算的完整内涵,把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纳入审查监督的视野,实现对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让每一笔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根据预决算的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弱点,攻克难点,创造性开展审查监督。一是加强对政府重点项目投资的监督。重点项目对区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重点审查投资的项目是不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资金的投入、管理是不是合法规范,项目的产投比是不是符合效益的规律。二是加强对政府举债的监督。政府举债既可能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应重点审查政府举债是否必要,举债规模是否合理,举债效果是否明显。三是加强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的监督。应尽快消灭盲区,把这三个预算纳入监督视野,全面审查收入、管理、运行、效益等情况,实施对完整预算的全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