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县(市)区人大 >渑池
渑池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倾心打造“四个人大”特色品牌
发布日期:2023-08-21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近年来,渑池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双创争一流”活动为契机,立足于解决少数党员干部“无为论”“清谈馆”“退休站”等错误观念和“懒散病”“守旧病”等问题,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一体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各项自身建设,努力锤炼一支知全局、高素质、懂法律、精业务、专业化、会监督的人大干部队伍,倾心打造“书香人大、文化人大、智慧人大、文明人大”四个人大工作特色品牌,全力为高质量建设“五个渑池”贡献人大力量。

  建设“书香人大”品牌,搭建能力提升加油站。以重学习、提素质为突破,始终把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把“周四学习日”制度固化为学习教育机制,定期开设“人大讲堂”,坚持“一周一学”“一月一讲”“一年一主题”机制,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人大业务培训,通过委室主任带头讲、委室副主任轮流讲、党员干部踊跃讲、实地观摩现场讲等方式,宣讲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党纪、人大业务知识和正反典型事例等内容,尤其是对《宪法》《地方组织法》《民法典》以及《监督法》《代表法》《预算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人大讲堂”为机关干部提供了高端的精神食粮,带来多领域、多层次、多专业的知识盛宴,提升了人大干部文化水准、政策水准、理论水准和决策水准。同时,大力倡导全员阅读、终身学习理念,扎实开展读书月、读书日活动,定期为干部职工赠送书籍,结合各委室工作职能,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分发挥人大图书室“文化粮仓”功能,常态化开展日读一文,周荐一书,月办一会(读书交流会),一季一讲堂活动,适时举办亲子读书会、经典朗诵会、读书成果展,开展读书明星、书香科室、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学习方式,积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拓宽视野,创新思维,丰富内涵,全面锻造善读书、勤学习、精思考的干部队伍,着力培植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特色突出的人大机关文化。

  建设“文化人大”品牌,激发人大机关内在活力。以文化树形象,突出时代特征、突出机关特色,形成了“与党同心、人民至上、法律至上”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大厅、走廊等空间,设置多个文化长廊,内容涵盖平语近人、法治建设、中国梦、民生民意、科学道德、特色风光、精神文明、敬业奉献、勤政廉政等九大主题,精心创作体现人大特色的《文明人大之歌》,组织开展“唱文明歌·做文明人”专题活动,引导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渑池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渑池县村志村史》等编纂工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和助力“文化渑池”建设的实际成效。同时,还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创作热情讴歌渑池发展变化、山水美景、人文历史的诗词、散文,机关干部有2名同志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2名成为县作协理事,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兼任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100余篇,《三门峡日报》《奔流》《洛神》等报刊、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80余篇。

  建设“智慧人大”品牌,创新人大履职新途径。立足于打造智慧化、科学化、现代化人大机关,以“智慧人大”项目为抓手,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智慧人大”平台通过电脑、手机、会议终端等多个方式访问,对人大现有的系统及正在建设的所有信息化应用平台进行整体规划,融合到智慧人大统一平台中,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提升了人大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以监督工作智慧化为抓手,建立法检“两院”办案网站监督系统、预算审查同网监督系统等,加强主任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人代会管理的智能化,实现网上监督、动态监督、高效监督,有力地推动了表决系统、信息发布等工作的信息化。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以信息宣传智慧化为抓手,开发机关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办文、办会、办事和对外联络全程网上办理。

  建设“文明人大”品牌,展现新风尚新风貌。以创建、复创全省文明单位为统揽,突出“内聚合力、外树形象、提升素质、促进工作、带动社会”内涵式发展,持续开展百日攻坚、百日提升活动,突出内外环境、办公设施、卫生秩序、公共服务、文明素质五大提升,不断更新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渑池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文明行为十条》等内容,让文明随处可见,蔚然成风。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以活动砥砺初心,以活动凝聚力量,以活动激发干劲,持续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先后到河南振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陕州区大营镇周总理视察纪念馆、马跑泉革命旧址等地、刘少奇旧居、仰韶酒业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讲述红色故事,唱响革命歌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定期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入乡村、到企业、访学校、察医院,坚持开展义务植树、路段保洁、文明劝导、文明餐桌、义务献血、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慰问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党员、党的创新理论和扶贫政策宣讲、健康义诊、端午诗歌朗诵会、迎国庆红歌会、迎新春文体活动等“我们的节日”活动20余次,有力推动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在机关形成了崇善向好的鲜明的价值导向。(吴天敏)

作者:杜卫萍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